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冠肺炎疫情升級對臺灣經濟影響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升級對臺灣經濟影響分析

 

(統一投顧 提供)

  行政院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10年5月15日至28日臺北市與新北市防疫升級為第三級警戒。參酌109年第2季的經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於臺灣蔓延,導致民眾自主加強防疫、減少外出,大幅衝擊零售、觀光、旅遊、餐飲的內需市場,造成當季民間消費年減5.2%、服務業產值年減1.5%。受害最深的三個行業依序為運輸及倉儲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住宿及餐飲業,產值分別減少24.5%、20%、16.4%。此外,由於國外疫情更加嚴峻、歐美國家相繼封城,也連累臺灣出口年減3.4%。民間消費與出口同步下滑,合計拖累國內生產毛額(下稱GDP)達4.87個百分點,導致臺灣109年第2季GDP增幅僅0.35%。

  本次疫情與109年第2季相似的是,民眾加強防疫、減少外出,短期內同樣會削弱內需消費動能,造成內需型的服務業營運受創;不過,去年疫情以來,民眾的消費模式更加多元,可望減緩本次疫情升溫對終端消費的衝擊力道。另外,與過去最大不同的是,現階段歐美疫情逐漸受控、消費力道轉強,外需動能更加強勁。而臺灣製造業的附加價值中,72%的產值用以滿足外需(服務業僅29%),持續增長的出口訂單,尚可挹注臺灣製造業營運動能,對整體上市櫃企業獲利影響應有限。隨著民眾防疫意識提高、疫苗自願施打率提升,有助於後續疫情控制,不過,由於第2季初有清明、五一連假,都出現踴躍出遊人潮,短期警戒升級恐將持續。

  在臺灣上市櫃企業中,疫情下受直接衝擊較大的,將是本土觀光、運輸、娛樂消費、美容業等企業。另外,營建業及本土車市,因民眾外出意願下降,及股市震盪加劇使財富效果減低,將恐受害。而金融業需留意本土疫情對中小企業衝擊產生的經營不善、還款困難或倒閉的壞帳風險升溫,增提呆帳壓力等。反觀臺灣多數製造業係以外銷為主,包括整體電子業供應鏈、工業電腦、塑化、紡織、橡膠、工具機、自行車、高爾夫球、美國房市等,營運直接衝擊程度低。但製造業仍須關注疫情變化,尤其是工廠生產在臺灣比重較高的產業,如半導體的後段測試、載板(後段)及記憶體模組、工業電腦、工具機等。而受惠產業,則以生技的疫苗、檢測、解藥等相關防疫概念股為主。其次,遠距作業商機、網購對貨運業挹注尚屬正向。

  總結而言,國內疫情爆發對以外銷為主的電子產業接單影響有限,但對供給面則有潛在風險,影響程度尚須視「在臺灣生產比重」及「自動化程度」高低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