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淺談可買回債券

                                                                                                                    (台新投信提供)

近幾年來,全球利率普遍走低,低利時代下投資人多追求高收益金融商品,可買回債券遂成為其中一項趨勢下的潛力選項,在長期投資人之投資組合中,佔有重要之地位。

可買回債券(Callable Bond)又稱作可贖回債券、可召回債券。有別於一般市場上的債券在到期日前不能提早被贖回,可買回債券多附加上了條款,使發行方在到期日前可以依約定價格,提前償還本金,買回債券。

可買回債券的觸發點及操作機制

觸發機制: 市場利率下降或發行人的信貸品質提升時

當市場利率下跌,票面利率相對較高,造成發券方付給投資人的利息比市面上高的現象。此時發券方認為將債券買回,並以較低的利率重新發行債券,比按照現有的票面利率繼續支付利息有利,同時還能降低融資成本時,就會以「高於面額」的價格將其買回。

但由於可買回的機制相對不利投資人,減少投資人所能領取的利息期數,因此為吸引投資人投入資金買券,可買回債券通常會提供具吸引力的高報酬率或利息。

可買回債券的買回價格

券商發行者提前買回債券,其買回價格大致可有下列幾種決定方式:

1. 從開放買回日至債券到期日期間,無論買回的時間點,買回價格皆相同。

2. 在可買回債券發行當下,發券方即明列「提前買回時間表」(Call Schedule),決定不同買回時間點所對應不同買回價格。

3. 以Make Whole Call的方式決定價格,是制衡發券方多偏好在利率低時買回債券,彌補投資方在買回機制下相對不利的地位,使投資方得以收到未得配息和本金的折現加總,或至少保有100%的票面價格-即買回價格為100%的票面價與折現價(買回時尚未支付的公債殖利率年期,加上事先已約定的基點數)兩者取其高者。

4. 債券接近可買回日,或者已經過可買回日,和一般債券不同,無論利率如何下降,債券價值都不會再上升。

可買回債券有什麼優勢和風險

一般認為,可買回債券對債券發行人更有利,但若是留意成交價和市場利率的波動,可買回債券也能替投資人和發行公司創造雙贏的局面。

投資人最在乎的獲利優勢

1. 高報酬誘因:若發券方體質、信用良好無虞,可買回債具有較一般債券高的利息報酬率,同時兼顧風險控制。

2. 成交價優勢:如果債券以折讓價成交(投資者買入價低於票面價),可買回的條款也可對投資者有利。

投資人須注意的投資風險

1. 可買回條款增加不確定性:

可買回債券的買回權利落於發行人手上,造成投資者無法肯定確實的投資年期及控制未來的可能報酬和現金流。

2. 較無法享受利率下降時,持有價值上升的好處:

債券價格若因利率下降而上升時,通常即會面臨被發行方提早召回的情形,投資人難以共享獲利。

3. 再投資可能的報酬下降:

投資者在取回債券本金後,可能因為市場利率的變動,再於市場上買入債券時,未必能夠取回最初投資債券的同等回報。

因此綜合上述,可買回債券固然有投資人最關注的高報酬誘因,但投資人在挹注資金之前仍須評估自己的買券需求,分散風險於不可提前買回的債券,抑或挑選距離可買回日尚有較長時間者,才能有效賺取期間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