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配息再投資 別讓錢發慌

   「等我存夠退休金,我就要準備退休養老去!」以前,我們常聽到身邊朋友如是說。但是,現在更要擔心的是,就算現在以為存夠了退休金,但退休之後沒有新的收入,退休金究竟該怎麼利用才是上策呢?有沒有辦法可以活化退休金,讓退休金也能幫退休族持續創造財富、或是穩定的現金流?
   傳統的理財之道,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把退休金存在銀行。對退休族的小提醒是,如果退休金超過500萬元,記得存在銀行時要分成二筆,否則因為大額存款利息更低,利息大概只有一般存款的四折,以台銀的牌告利率來看,一般存款的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固定利率為1.38%,每年可以獲得6.9萬元的利息,但若超過500萬於的大額存款,利率馬上降到0.55%,差距之大,不可不注意(資料來源:台灣銀行官網,2013/10/8)。
   只是,退休族還要考慮另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通貨膨脹。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估計,2013年全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07%,又中華經濟研究院在7月發佈的預測值則為1.32%,將物價上升的速度與退休金放在銀行中的定存利率比一比,很快就可以發現,每年從銀行獲得利息,幾乎被通膨吃掉。
   再者,就算暫時忽略通膨的威力,想想看,每年獲得6.9萬元的利息,如果選擇每月領取利息,約當每月可拿到5750元的利息,認真的看看這個金額,恐怕連負擔一個人的生活費都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更何況家裡的水電、瓦斯、大樓管理費,遑論偶爾打牙祭外出用餐。這樣的生活品質,真的是退休族汲汲想要的嗎?
   因此,摩根資產管理建議,退休族可以採取二種方法好好「經營」這筆得之不易的退休金。第一種方法,對每月有現金需求的人,建議選擇收益率相對為佳、具月配息機制的高收益債券基金或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第二種方法,若退休族毋須每月靠這筆退休金過日子的話,建議仍先選擇月配息型的高收益債券基金或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後,再把每月拿到的債息,拿來養股票基金或其他資產。
   摩根資產管理表示,不論是高收益債券基金,或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都可稱為信用型債券基金,能夠提供較高的收益率。以目前市場上的高收益債券基金來說,年化配息率約5~6%,若是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年化配息率大概也有4~6%。以500萬元退休金為例,若投資在一檔年化配息率5%的信用型債券基金,每年可領到的配息金額約25萬元,約等於每月可領到2.08萬元的債息,若能夠簡單過日子,這個金額應該能夠負擔一般生活費、日常生活開銷,相較之下,應能適度滿足退休生活。
   當然,也有的退休族並不急著動用退休金,對於該類族群,摩根資產管理建議投資人,仍可以先選擇一檔月配型債券基金,然後每個月把領到的債息用來再投資,例如股票基金或是其他資產。這樣的投資方式對退休族來說,仍稱得上妥當,因為資金最主要、最大的一部位是放在低波動的債券基金,但另一方面,將少數每月領到的債息用來投資波動度較高的股票基金,採取試水溫的方式,掌握股市復甦的機會。(見圖一)
   圖一:配息基金再投資  擁有投資雙引擎
   摩根資產管理指出,儘管聯準會在10月會議中暫時未縮減購債規模,但一般預期今年底前,聯準會一定會有動作,因此,投資人應該先有準備和行動。面對即將進入後QE時代,市場面臨風險胃納重新啟動(Re-Risking)的調整過程,投資人可能想增加股票部位,但也不願意冒然放棄債券投資,因此,如果能透過配息再投資的機制,等於每月幫你多養一檔基金,追求更高的資金效率,且自然達成債券、股票資產配置的目標。
   將債券基金配息再拿來再投資股票基金,有三大優勢。首先,投資人不用再提撥額外資金,就可以在投資組合中新增一檔股票基金。再者,將現金配息拿來再投資,有機會可以爭取到額外報酬,提高資金的收益機會。最重要的是,只要一筆資金,就能完成股債資產配置效果,就像擁有投資雙引擎,一邊用波動較低的配息基金做累積,另一邊則透過成長潛力較高的股票基金來滾動財富。
   近年來月配息型基金相當熱銷,但與其缺乏妥善的再投資計畫,只是將每月配息閒置在銀行或無感花掉,不如當個聰明的退休族,別讓通貨膨脹追上你資產增值的速度,面對微利時代,讓錢動起來,不要讓退休金閒置發慌才是上策!

(摩根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