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淺談對沖基金【上】

債券期貨的特性及功能

  大多數的人對對沖基金(Hedge Fund)的認知,也許始於70年代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以及80年代朱利安羅伯森的老虎基金,其實對沖基金最早的始祖源自於1950 年代的哈佛教授阿爾佛列瓊斯 (Alfred Jones)。他當時大膽採用了基金業未曾使用的策略:包括放空股票(short sell)、槓桿運作(leverage)、以及收取績效費用(incentive fee),這些策略也奠定了今日對沖基金的運作基礎。對沖基金已發展了半世紀, 基金規模已逼近至一兆美元左右。 早期的投資者以 有錢的VIP客戶以及法規較寬鬆的非營利基金會為主。他們認為對沖基金的波動風險遠比股票要小得多,反而是個安全的投資工具。
  另一方面, 機構法人礙於本身的法令限制, 所以投資對沖基金的態度較為保守,惟近年來股票市場的巨幅波動,促使機構投資者將資金逐漸轉至對沖基金的投資。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 對沖基金相對的穩健績效以及較小的波動性,的確有助於整體投資組合績效的表現。
  接著討論對沖基金與投資者所熟悉的共同基金有何不同。從表一可以看出,無論是在投資邏輯、投資風險,或是後台作業等,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的差異頗大。 首先在投資目標方面, 共同基金強調的是相對大盤的報酬,所以當大盤漲了一成時, 共同基金的漲幅也近於一成;但相反地, 當大盤下跌時, 共同基金也無可避免地同步下跌。 然而, 對沖基金不同的是它可藉由本身的靈活操作,達到小輸為贏或完全不跌的境界, 這也就是「絕對報酬」的概念。當然囉!天下並沒有完美的投 資策略,當多頭來臨時,以買進持有策略(long-only)為主的投資策略, 才能完全享受市場上揚的幅度, 此時多空部位皆具(long-short)的對沖基金表現就略遜一疇了。
  另外, 從風險角度而言, 對沖基金面臨的風險可就比共同基金多得多了。傳統的共同基金有主管機關監控及審核,無論在投資標的物、操作策略限制,以及交易與交割流程等均有清楚的限制,所以投資的風險僅限於價格的波動, 也就是學理所謂的市場風險。 反觀對沖基金, 由於部分的投資標的物非在交易所掛牌, 隱含的風險尚包括了流動性風險、交易對象風險、信用風險、 甚至作業風險等, 使得一般的對沖基金在風險上有更嚴格的控制。大部分的對沖基金公司多配置了獨立的風險主管, 定期召開風險管理會議, 以及明確的風險控管流程等。

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比較資料來源
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比較資料來源
  對沖基金 共同基金
法規限制
募集形式 對沖基金 共同基金
基金規模 不同策略有不同的規模限制 愈大愈有規模經濟
投資目標 多以絕對獲利為主 以超越大盤為目標
風險來源 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及作業風險 市場風險
投資策略 採多空策略以及衍生性金融商品投資 持有策略為主(long-only)
信用交易
流動性
透明度
費用收取 除了銷售費用以及管理費用,另有績效費用performance fee vs high water mark) 以銷售費用以及管理費用為主

日盛投資策略管理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