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以宏觀思維從事投資理財

「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油電雙漲」、「出口衰退」等等耳熟的名詞不斷在新聞報導中提及,這些名詞的共通點都是用來描述經濟大環境現況。在全球情勢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今日,不論個人、企業經營者,還是公務員,都需要瞭解和懂得一定的總體經濟知識,得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為什麼要以宏觀思維從事投資理財呢?無論是企業或是個人,若對總體經濟環境狀況認識不清,就無法以宏觀的角度察覺經濟發展脈動,在不瞭解市場規律的情況下,投資和經營企業大都不會獲致成功,甚至可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或許有人認為,總體經濟距離自己太遙遠且涵括範圍太廣,一般人只需要瞭解自身所處的領域即可,但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就從我們個人的角度來看,總體經濟中所涉及的股價指數、銀行利率、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等概念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會經常遇到,如果我們對這些名詞有一定的理解,就能在投資過程中根據經濟的變化對自己的投資方向和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讓自己的投資得到一個更好的收益。由於多數人並非經過受過專業訓練的財務專家,因此以宏觀的角度「由上而下」--也就是俗稱的Top-down方式觀察經濟脈動,可說是最簡單、最能藉著直覺判斷過去、現在、未來情勢的投資方法。

宏觀數據表現洞察經濟趨勢

每個國家與地區的經濟成長均具有循環性,包括大、中、小循環。由於景氣呈現循環的型態,使大部分國家經濟得以預測,若要預測未來則有賴於經濟數據的蒐集與彙整。各國家通常有官方統計單位與民間研究機構,將資料整理為指標供各界參考,善用這些資訊可說是經營事業或投資理財的必備技能。而經濟指標有二種恆常的特性:   (1)循環性:每個國家的景氣具有循環性,也就是擴張、過熱、衰退、復甦等四階段。藉由消費、投資、國際貿易等數據可對未來經濟表現做預測。   (2)領先與落後之特性:各種經濟指標分別具有領先或落後性質,可據以觀察預測單一經濟活動後市表現情況,通常這些數據在公布的前後會明顯影響金融市場表現。   雖然指標很好用,但有的指標資料往往是滯後的,有時也會有失真的情況發生,投資人不可依賴單一指標來判斷市場、甚至做出投資決策。指標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才要宏觀多項數據表現以洞察經濟趨勢,避免做出誤判。  圖1常用的臺灣總體經濟指標  圖2總體經濟狀況的判讀

正確解讀經濟情境以求投資順利

以宏觀角度解讀經濟指標所代表的意義,我們才能在實體的大環境下,以客觀的角度、更高的效率、以及穩健的腳步進行投資,而不是就個人偏好去做盲目的決策。不消說,我們解讀總體經濟指標的本質還是為了投資順利,學著掌握這些經濟基本知識,又能夠依據這些指標資料預測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和國家政策走向,同時還能形成自己的中心思想,將之巧妙地運用到企業運作、投資理財、消費決策及個人工作中,從而在波濤洶湧的經濟大海中減少風險,把握機遇,獲得更好的收益。
(國泰投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