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和珍妮是一對新婚夫妻,兩人都是收入穩定的上班族,雖然共處一個屋簷下,但兩人對家庭理財觀卻大不相同。珍妮:「老公,你看這件新衣服漂不漂亮?」傑克:「你又跑去shopping喔」珍妮:「百貨公司週年慶嘛,當然要去撿便宜」傑克:「上個月你也是這麼說」珍妮:「哪有!上個月是卡友回娘家,回去拿贈品」傑克:「為了一個百元贈品買了九千元的大衣,唉,我真的不知道你怎麼算的。」類似的吵架畫面,三不五時在兩人的生活中上演,傑克不禁感嘆,照她這樣花法,賺再多的錢都不夠,到何年何月才能一圓購屋夢啊?
人的性格多半都是與生俱來的,不同性格的人,對金錢觀往往也是差距十萬八千里,硬要將自己的理財觀念加諸在別人身上,恐怕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夫妻失和,如同傑克和珍妮。美國理財專家凱倫‧倫絲(Karen Ramsey)便將人的理財性格概略分為四種,了解自己的理財性格,投資理財才能對症下藥。
理財性格四種類型
●儲蓄型
儲蓄型的人只要一有閒錢,一定二話不說馬上存起來,凡事量入為出,不會亂花錢,因此常被人稱「守財奴」。這種人銀行裡必須要存有一大堆錢,他才會感覺「心安」,即使把錢供在那兒不花,只要看著帳本上的數字,也就心滿意足了,上館子?在家隨便吃吃就好了!買衣服?有得穿就成了!將華人傳統的節儉美德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最佳典範。
●享樂型
與儲蓄型的人恰好相反,享樂型的人總是無法克制自己的購買慾,常常逛個街回來,才發現買了一大堆根本沒用的東西,通常信用卡好幾張,可是卻用到每張都循環信用,到了月底拿到帳單時,才驚覺自己已「負債累累」,但是這種人通常並不會因此學到教訓,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轍,標準的金錢享樂主義最佳實踐者。
●戰士型
戰士型的人似乎看起來永遠在打仗,他們終日為生活奔波,為未來努力打拚,因為他們總是未雨綢繆,深怕如果少壯不努力,就要老大徒傷悲。認為若不趁年輕時好好撈一票,下半輩子的生活就沒著落了。面對投資理財,戰士型的人往往汲汲營營,非常積極地運用各種投資工具進行理財,更甚者往往進行股票當沖、期權交易,在投機市場上殺進殺出。
●逃避型
這種人面對理財問題,就變得像鴕鳥一樣,不二法門:躲起來,任憑他平日在專業領域上多麼傑出,但遇到理財的人生大事,卻是一竅不通。舉凡各種投資工具、保險、節稅規劃等,他都是避之惟恐不及,甚至連買東西都是急就章,什麼大減價、貸比三家不吃虧,都和他老兄沒有瓜葛。「人不理財,財不理人」可是最佳寫照。
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概略分成這四大類,想一想,你每個月拿到薪水都怎麼做,若馬上存起來的,大概一定有良好儲蓄習慣,若馬上就去血拚的人,基本上應該蠻愛花錢的。還是你是戰戰兢兢每天忙到沒時間處理金錢的戰士型,抑或一提到理財就頭大的理財鴕鳥呢?
針對以上四類型,如何理財才是較好的方法呢?享樂型的人,由於無法控制自己的消費慾,因此最好由源頭著手:將手中的信用卡做一番檢視,除了最常用的一兩張,把其餘的卡剪掉,當然如果可能甚至不要帶卡片最好。在理財工具方面,由於沒有養成儲蓄習慣,最好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方式,每個月固定由帳戶中扣款強迫儲蓄。
儲蓄型的人由於大部分的資產都是不會增值的「現金」,因此宜將資產做一投資組合配置,以免白白被通膨侵蝕,可選擇各類型基金、股票、外匯等不同的工具做一搭配。
戰士型的人由於過度積極,但理財的目的只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不是「理更多的財」,若明明已經很有錢了,還在為理財勞心勞力,還不如錢少少,但生活過得愜意。對於戰士型的人,最適當的投資方式就是著眼於長期投資,如退休基金、長抱績優股等。
逃避型的人由於視理財為畏途,所以不適合太複雜的投資工具,一開始由最易入門的工具著手即可,如適合一般投資人的共同基金或是銀行零存整付。
儲蓄型的人不會每天一早起來,就對著鏡子說:「我從今天開始要儲蓄了」,他自然而然就會去做。反之花錢型的人也不會時時提醒自己:「我今天起要大肆揮霍了」,用不著耳提面命,他總是無法克制地狂買。孔夫子說過:因材施教,意思就是應該針對不同的人,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效果。同樣,理財方式千百種,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惟有「順性而為」,找到符合自身性格的理財方法,才能順心理財,快意人生。
(統一投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