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聯準會隔夜逆回購爆天量的意涵與預示

(復華投信提供)

聯準會訂定存款準備金利率以控制銀行機構信貸資金增減,而由於商業銀行彼此可相互借貸其存放於央行的準備金,此一市場供需決定的短期實際拆款利率就是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一般所提的聯準會升降息,意指調整聯邦基金利率,即聯準會希望銀行隔夜拆款利率的目標區間。

但既然市場供需決定實際的聯邦基金利率,又如何落實其穩定處在目標區間內?以往美國聯準會多透過傳統公開市場操作,但如今量化寬鬆已為常態,銀行存放聯準會的準備金由金融海嘯前僅約150億美元飆升至2021年8月初逾4兆美元,難藉以往的公開市場操作維持利率穩定,故聯準會於2013年推出隔夜逆回購操作(overnight reverse repurchase agreement, ON RRP )並將其視為政策輔助工具。運作方式是聯準會將美國公債、機構債或房貸抵押擔保證券售予合格交易對手,通常是交易商、貨幣市場基金、政府金融存款機構等非銀行重要金融機構而隔日購回證券並支付一價差做為隔夜利率,用以吸收短期過剩的流動性,以避免利率跌破央行目標下緣、降至負利率,故此時隔夜逆回購利率便發揮著聯準會利率目標區間下限的作用。

但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聯準會透過降息、並於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公債及房貸抵押證券MBS量化寬鬆印鈔,貨幣市場收益率甚至近於0%,投資者不得不以目前僅約0.05%的聯準會隔夜逆回購來存放海量過剩的流動性。今年第二季以來,聯準會逆回購機制使用量大增,五月底暴增至4,800億美元後便一路衝高到8月近1兆美元天量,凸顯資金尋息逐利與市場流動性異常充裕。

除了美國聯準會印鈔大水漫灌,財政部消耗資金減少發債亦間接造成逆回購暴增。財政部因應疫情以發債支應紓困振興,尚未支出的款項便存於聯準會存款戶(Treasury General Account , TGA),而美國債務上限鬆綁寬限於7月底到期,財政部為消耗於聯準會存款戶裡的資金故減少發債,公債供給量縮也間接造成金融機構使用逆回購暴增。

與日俱增的隔夜逆回購規模反應著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剩,實則預示著縮減購債臨近。首先,4月以來聯準會會議官員屢次提及縮減購債為時尚早但未來將進行討論,至7月首度稱 “經濟已取得部分進展”,透露縮減購債的政策指引。其次,近季紐約聯準會隔夜逆回購執行數據已顯示市場游資過剩、逆回購需求及交易量激增。最後,Delta變種病毒蔓延,但美歐疫苗完成施打率逾五成,住院及死亡率遠較去年疫情爆發時低,病毒趨於流感化;而儘管多數國家稱基期及供應鏈因素暫時推升物價但亦提醒通膨上行風險,甚至美國7月失業率已降至5.4%、相較疫情前的就業缺口已收窄至510萬人,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已有調整空間。

美國聯準會縮減購債箭在弦上,資金派對酒水漸撤,評價偏高的資產或有調節,炒題材講故事但無營利支撐的本夢比標的可能遭逢賣壓。但資金退潮並不代表股市及風險性資產全面走空,而是代表資金成本升高,意味更著重資產價值及長期基本面優劣良窳的基本面慢牛行情續行。